找到相关内容778篇,用时17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陈那逻辑理论探析

    -都不存在,说话者也不一定假定这对象的实在性。人们可能基于某些理由认为语句S2为真,但由于缺乏实例可供验证,我们还是应以其真假值为不确定的。[13]至于以之为同喻体的论式也将因同喻依或“同品定有性”...

    何建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3952295.html
  • 现代禅的戒律观(2)

    侠义精神的学风”:   现代禅认为仁心侠骨乃圣贤之基。圣贤之道高明广大,凡夫一蹴难及,倘由侠义之道不仅可落实圣贤之学,并且可避免言极高渺,行极卑劣之弊。“是非真假已忘却,独留情义落江湖”,乃现代禅行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3153229.html
  • 回应林建德先生之考察现代禅

    证悟的长啼菩萨。这样,印顺法师怎能称自己的主张是“大乘般若法门的实际意义”呢[13]?  (六)印顺法师提出这项用来格量诸家的真假大乘判准,其最终的根据是“本生谈”。但“本生谈”本是佛教在佛灭之后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3653233.html
  • 佛教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悟之探索

    除了从比较客观的物理学角度之外,还有主观的认知心理学、文化心理学等面向,包括客观的认识与主观的投射,有无相生,真假参半,虚实相随,实际上是很复杂。有一个现代的电脑术语--虚拟实境(Virtual ...

    慧开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4553618.html
  • 修心宝典——利器之轮、克毒孔雀

      无量分别心之上,所谓我王坐可见。   78. 若寻彼过并斗争,如云我自无始入,  内外中间三处遍,六根之主问真假。   79. 我为我敌斗争谁?我为我怙保护谁?  做与未做我见证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2453771.html
  • 缠中说禅:缠非缠、禅非禅,枯木龙吟照大千

    ,无传无得,又何传何得?而若真执“禅者,无传无得”,那又是作茧自缚,可笑可怜!诗曰:  浮世多拙意,算计总失机。俯仰真亦假,浮沉是已非。真假全少义,是非皆多违。  骑鹤赴扬州,逐鹿望京畿。鹤冲双翅折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3854502.html
  • 《红楼梦》的佛道世界与贾宝玉的人生困顿

    还无”这一“太虚幻境”的牌坊对联,就很精妙,很简洁地暗示了作者借佛道世界来构来建设小说世界的艺术手法,暗示了作者在佛道世界的背景下虚虚实实、真真假假地写现实世界之真实的艺术手法。  先来看第一回:“...真真假假,其谁知之?表面写了两宝玉,实写一宝玉。后面则用甄宝玉反衬贾宝玉,一如贾雨村亦反衬了甄士隐一样。两个姓甄的,两个姓贾的,两个是宦官成人,两个是乖僻男孩,真是"太虚幻境”一联所言:“...

    林桂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10755617.html
  • 《佛性与般若》之研究(1)

    看作是释迦佛四十余年说法教化众生之内容,则依据这些经典而形成的诸系统教派便没有理论上之真假的问题,因为佛无妄语,一切经典皆是其亲证之实境而如实地宣说的,这样一来,既成的诸系统教派之不同与诤辩只有理论...

    廖钟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3355942.html
  •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(8)

    可以相即(或者说统一)的。不过,如何相即,三家的看法并不一致。庄严主张互为说,二谛互为其体,也就是说真假两谛体一而用二,所以这种相即是不异的即。开善主张中道说,以为二谛同出一源,同以不二中道为体;这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2456404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5)

    及分析’之语,而不是真假、常断之类的主观说法,这等说法叫做俗谛吧?  答:您以权法掩盖实法,实法是离断、离常,以非断非常故,为了表达此境地,强名为“真常”,否则,如何授受?若不执著「法相”者,得其意,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856674.html